随着喷粉工艺的替代产品——复合型胶印油墨添加剂在全国各地的实际应用中,在替代喷粉工艺上取得了一些成效,并在全程印刷工艺和整体(全面)印刷质量以及印后工艺上,达到了让用户比较满意的效果。而另一方面,根据反馈的信息,在油墨堆积橡皮布方面有时还会出现一些问题,现就该问题特归纳整理,并解答如下。 (1)印刷到4000张左右时,开始出现堆墨现象,但机器的传墨系统和印版均未发生异常现象。 (2)印刷到5000张以上,发生堆墨,其他方面正常。 (3)印刷9000张时,一切正常,没有堆墨现象。 原因分析 造成堆墨的原因主要有:原辅材料、环境条件等因素。堆墨现象有一定的规律,在发生问题时,如果认真地观察其发展趋向、变化进展情况、涉及的地点和印刷品质量受损的程度,就可以透过现象分别判定出以下结论。 1.顺时针方向的堆墨 堆墨辊、堆印版、堆橡皮布,从上到下的堆墨,可称为“三堆”现象。其主要由两个单项物理性质引起,一是油墨本身干燥过快或加了过多的燥油(尤其是红燥油),这不仅会造成油墨结皮,而且也会引发油墨质地变粗;二是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较粗、质地较重等。 2.逆时针方向的堆墨 “三堆”现象开始于橡皮布的堆墨现象,主要是由两种物质的性能互相关联引起的,一是纸张的表面强度,二是油墨的黏度和黏性。当然,如果油墨在印刷机上黏性增值较大,那么另当别论。在发生这一问题的过程中,纸张的表面强度与油墨较大的黏度、黏性相比,起决定性因素的是纸张的表面强度。 因油墨乳化所引起的堆墨,首先受影响的是印版和着墨辊上的油墨,而后向两个方向发展,上到墨斗中,下至橡皮布上并随即转印到纸张上。油墨乳化程度轻微则无碍,重者将会产生下堆橡皮布、上堆墨辊现象,如果油墨乳化过于严重将会破坏墨体结构,导致无法印刷。然而,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既不轻微又不算严重的渐进式油墨乳化现象。开始没有明显的变化迹象,待水分含量逐渐变大并积蓄到一定程度时,就会使油墨一点一点地积聚在橡皮布上。与此同时再由着墨辊逐渐传递到传墨系统,其现象是墨辊上的墨层缓慢增厚,但是还不至于达到影响油墨传递和转移的程度。此时,若不注意调整水墨平衡,对其产生的根源作出误判,措施不当,就容易发生意外。 免喷粉油墨添加剂导致堆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,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机电百科(http://www.jidianbook.com/) 除非注明,文章均为机电百科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 |
|手机版|小黑屋|
( 蜀ICP备13019440号 )
GMT+8, 2021-1-27 21:34 , Processed in 0.718755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14-2016 www.jidianbook.com